Wu Zhuoliu Archive

「靠周詳的觀察,冷靜的分析,深刻的體會,憑一枝熱血奔騰的筆而解剖出來展示在讀者面前的社會病態的縮影。」
--鍾肇政論吳濁流

書摘/Excerpts

吳濁流作品導讀/王幼華

一、     傳統漢詩

吳濁流的文學活動始於昭和二年(1927),時年二十八歲的他,於苗栗縣西湖鄉參加傳統漢詩詩社「栗社」,並任栗社西湖幹事。詩作以本名建田、筆名饒畊發表。1936年才開始以日文創作小說,幾篇作品皆發表於楊逵創辦的《台灣新文學》。昭和十二年(1937)轉任關西公學校主席訓導,離開居住十五年的西湖鄉。吳濁流在加入栗社後,開始習作傳統詩,曾在擊缽吟會上奪魁;且終身仍堅持作漢詩,肯定傳統詩的價值。他為傳統詩的辯護,間接造成台灣重要本土新詩詩社「笠」的成立。他在栗社的經歷和磨鍊,對其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吳濁流近五十年的詩作約有二千餘首,結集有﹕《藍園集》(1949)、《風雨窗前》(1958)、《濁流千草集》(1963)、《晚香》(1971),《濁流詩草》(1973)等。其中有許多作品在各詩集中重複收錄,《濁流詩草》詩集所收作品較為整齊。另有栗社及大新吟社的例課,以及散見於《臺灣文藝》的詩作未收錄。江寶釵於2013年編選有《吳濁流集》一書,精選其相關詩作加以注解,由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
吳濁流的詩歌作品,就其內容可分為五類,即寫景記遊、詠史懷古、抒情感懷、酬贈唱和、反映社會。他以詩記事、議論、抒懷、酬贈,未追求更高、更新的藝術境界與技巧。對於傳統漢詩,他也曾發表不少看法,如﹕昭和十一年(1936)在《新文學月報》〈讀貴誌感對漢詩之管見〉,及民國五十三年(1964)《臺灣文藝》創刊號的〈漢詩必須革新〉,其後的民國五十九年(1970)〈再論中國的詩—詩魂醒醒吧!〉等。綜合吳濁流對傳統詩的看法,可歸納為以下的幾點:
一、日治的詩社詩人作風流弊甚多,如作品粗疏「拍死人的馬屁」,大多寫應酬文學,浮言空語,缺乏真感情。
二、擊缽詩人只知專攻擊缽吟,沒有自己的詩作,詞宗只重形式,未探究詩的真意。
三、漢詩有貴族味,缺乏大眾化,普及化。
四、漢詩在敘事、敘景已登峰造極,在抒情詩方面仍大有發展空間。
五、擊缽吟社對於提倡詩學、訓練新人,有一定的價值和作用。
六、今後漢詩的表現應以「意深」、「字淺」、「句圓」來創作。
七、漢詩具有「中國固有文化的特色,是漢民族最高智慧的表現,實非近代文明所能輕易望及的。」
以此數點看來吳氏對傳統詩的認識有其限制,因其詩風受擊缽吟社影響較大,以平淺達意為主。雖然從事新文學創作,但終身以漢詩作者為榮。
漢詩選錄

二、     小說

  吳濁流最早刊印的文學作品是日文小說《胡志明》四卷(1946),這部長篇小說可說是作者的自傳,將自己由童年至壯年的歷程,按照時間的早晚描述出來。小說前半敘述在外來政權統治下,身為台灣人不得不扭曲意志,委屈求全的苦悶與悲情。之後胡志明到大陸謀職,希望找到出路,然而局勢不佳;返台後面對日本戰敗,中國政權的再來到,因為文化與國族的認同混亂,現實狀況難以掌握,無法找到思想的出路。主要人物胡志明(吳濁流)最後不堪負荷,精神崩潰。這部小說呈現當時許多台籍知識份子共同的內在焦慮,把處境艱難,進退維谷的狀態,刻畫得十分成功,很具有代表性。
這部長篇小說在其生前不斷重複出版其內容有所增刪書名也一再更改,如《アジヤの孤児》(1956)(東京都:一二三書房)《歪められた島》(1957)(東京都:ひろば書房)吳濁流著,楊召憩譯。《孤帆》(1959)(高雄市:泛亞出版社)吳濁流著,傅恩榮譯,黃渭南校閱。《亞細亞的孤兒》(1962)(台北市:南華出版社)吳濁流。《アジアの孤児──日本統治下の台湾》(1973)(東京都:新人物往来社)等等。吳濁流過世後,1980年遠景出版社2005年新竹縣文化局,也加以重印。
1963年,出版《瘡疤集》兩冊,內容包括了短篇小說、隨筆、論文三類,除水月先生媽陳大人外,又收錄短篇小說糖仟仔波茨坦科長功狗泥沼中的金鯉魚狡猿三八淚銅臭老薑更辣友愛書呆子的夢閒愁歸兮自然15篇。
這本集子充分反映出吳濁流作品的特色,他將自己挫敗經歷與憤怒情緒,藉由作品陳述出來;並將這樣的鬱結擴大,朝向揭露社會的黑暗面,對不公不義的狀況,進行強有力的嘲諷與批判。所謂的「瘡疤」,指的是台灣現實的齷齪面,包括台人的媚日行為,狐假虎威的壓迫台灣人。「光復後」來台灣的外省人或有大陸經歷的「半山」,挾其黨政優勢及訛詐手法,作威作福,貪汙腐敗的劣行。在以辛辣之筆,強烈的嘲謔之餘,也映照了自己的創傷與苦悶。
1966年的《吳濁流選集》小說卷,除了舊有小說重刊,多收了幕後的支配者很多矛盾牛都流淚了三個短篇。這三個短篇承繼先前的風格以省籍衝突,基督教入侵,政府政策造成農民的損失等等議題,對社會的病徵加以鋪陳、嘲弄。
  1971年的《泥濘》,收錄泥濘路迢迢兩個中篇。泥濘〉是講一個窮困佃農,成功變成地主,之後用剝削的手段對待曾和他一樣的貧農。這翻身後的農人不擇手段追求日本政府頒發的「紳士章」,行為令人嫌惡。路迢迢這部小說是吳濁流台灣人自我定位的再思考,基本上認為祖國的來到,並沒有改善台灣人的待遇,台灣的人仍然像被日本人統治那般的飽受欺壓。小說主要人物,還包括幾個與台灣人關係密切的日本人藤田武一家,這些日本人命運與遭遇,在改朝換代後,也面臨認同與差別待遇的問題。此外小說提出了「純台灣人」的概念,是吳濁流有意凸顯台灣意識之作。
 1974年張良澤編選吳濁流小說集《泥沼中的金鯉魚》,選錄水月泥沼中的金鯉魚功狗先生媽糖仟仔陳大人泥濘路迢迢歸兮自然九篇。
《無花果》寫於民國五十七年(1968),時年六十九歲,是一本將自己一生歷程完整記錄的自傳。由第一章聽祖父述說抗日故事,第二章入公學校,第三章入學公費制的師範學校……,到第十三章二•二八事件前後,共有十萬餘字。過世前未完成的《台灣連翹》一書則因作者一直期望能將親身經歷的二•二八事件詳加敘述出來,故在過世前勉力而為。民國六十四年(1975)本書完成了一至八章,其餘部分由鍾肇政加以整理、翻譯、出版。
吳濁流的作品的價值在於:誠實地寫出個人認同的摸索與自我定位的尋求,刻意凸顯台灣的主體意識,呈現台灣人普遍的焦慮與苦悶。其一生的作品有三個很明顯的特徵一是自傳性二是重複性三是批判性。第三點的特性是非常明顯的,他以敏銳之眼針對台灣社會進行病徵的發現與嘲諷,深刻挖掘出問題所在。第一點、第二點的現象,例《亞細亞的孤兒》中的胡太明,〈水月〉中的仁吉,《泥濘》中的沈親義、《路迢迢》中的何思源,都可看出與吳濁流的出生背景與一生經歷十分相關。晚年自傳體的作品《無花果》《台灣連翹》,與《亞細亞的孤兒》一書也頗多重複之處只是前兩本為作者的現身說法《亞細亞的孤兒》是以小說體呈現偏重之處也有所不同。此外,由於吳濁流大部分小說作品是由日文寫成,由於時空環境的限制與翻譯者本身條件之故,在翻譯上出現許多不盡相符的誤差,這是需要注意的部分。

三、     雜文、遊記

1942刊登於《台灣藝術》的〈南京雜感〉,是吳濁流到南京一年多,以「日本國台灣人」的記者之眼,對日軍佔領下的「中國首都」,有所記錄與抒發。19476月,吳濁流出版了《夜明け前の台湾》(黎明前的台灣)。這本書收錄作者對台灣光復後」兩年間的觀察與建言臺灣青年應走的路奴化教育與對臺灣教育的管見與新時代一起前進臺灣要怎樣才會好?民主政治與政治人材等等。這些看法可以當作歷史的一個切面,反映了當時社會某些現象。
1968 年吳濁流出發環遊世界八十二天,到過二十個國家四十幾個地方。有記遊作品〈談西說東〉,分一、二刊於《台灣文藝》22 其後和1965年到日本香港旅遊的〈東遊雜感〉,合成《談西說東》一書,此書1969 年由台灣文藝雜誌社出版。1973年有《東南亞漫遊記》亦由灣文藝雜誌社出版。這些遊記列敘出遊國的風土民情,也有一些老友訪談的記述。作者以隨筆方式比較台灣與他國政治社會制度的異同指出彼此的優缺點